这届年轻人不爱结婚,也不爱做饭了

焦点银川 2019-08-28 09:13:27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“你现在定一笔外卖多少钱?”8月的某一天,“北漂90后”小林在办公室里偶然发起了这个讨论。由头是,她突然发现自己几乎每顿饭的单价都已经超过三十块,几乎工作日每天两次外卖,7月里她外卖账单的平均客单价已经34块钱,她特意回翻订单,显示在她最初用美团的2017年2月,这一数据还只是19块。 房价高企,对

“你现在定一笔外卖多少钱?”8月的某一天,“北漂90后”小林在办公室里偶然发起了这个讨论。由头是,她突然发现自己几乎每顿饭的单价都已经超过三十块,几乎工作日每天两次外卖,7月里她外卖账单的平均客单价已经34块钱,她特意回翻订单,显示在她最初用美团的2017年2月,这一数据还只是19块。

房价高企,对于能否上车,小林早已佛系,她说现在“外卖自由、出游自由、活在当下”就是她的生活基本法则。如果说城市中的90后,是当前中国买房难度较大的一拨人,那么他们当下,依然在存钱,依然在消费,只是对于买房的焦虑或者期许已经不像80后那么有执念了。

4亿人定外卖,只碗看经济

“最开始客单价少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台补贴,等用习惯后,突然有一天发现分享给朋友也没有多大的红包可以领,干脆就已经不再分享了。再加上配送费之类的,客单价就上去了。”小林如此分析。但她同时也认为,用手机点外卖的习惯已经养成,不可能因为客单价贵了几块钱就不吃了。

“中午定外卖是因为可选择范围大,晚上则是因为通勤时间太远,6点正常下班的话,到家就已经七点半以后了,折腾一路到家只想‘葛优瘫’,晚饭也定外卖实在是无奈。”小林反问道,买不了房,还不能“外卖自由”了?

吃货和懒人们不光是刺激餐饮业,连带着让成立十年的美团在今年二季度终于开始赚钱了。美团二季度盈利背后较大的贡献是外卖业务。美团财报显示,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金额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82亿元增长36.5%至931亿元;餐饮外卖订单量由去年同期的15亿笔增加34.6%至21亿笔;以此计算,平均客单价一笔就是44块钱左右。

如果仅从美团平均的客单价来看,小林的生活已经够“经济实惠”。就如同小林只是中国数亿点外卖人口中的一员,美团也只是中国外卖经济的一部分,有数据显示,截止2018年底,网上外卖用户持续增长至4.06亿,增长幅度为18.4%,其中有3.97亿通过手机在网上点外卖。

4亿人都会点外卖,但这还不够。在美团王兴看来,中国城市人口定外卖会越来越多。他表示,中国大概有8.6亿城市人口,每人每天吃三顿饭,每天就是25亿顿,美团只占据了其中不到2%的市场,未来还会继续增长。因为随着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上升,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便利性的需求增加,会更倾向于不在家做饭。

“深度外卖用户”90后小林已经奔三,在她看来,自己点外卖的截止时间估计是要等自己有了孩子之后:“家里有孩子的人可能在家吃的多一点,单身和结婚后还没孩子的,基本上都不做饭,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,累得没功夫。”

这届年轻人,不做饭的多了,可能是因为是单身族在人群中开始凸显出来。

统计局和民政部的较新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.3‰,创2013年以来的新低。2013年这一数据为9.9‰,自此经历了2014年9.6‰、2015年9‰、2016年8.3‰、2017年7.7‰的一路跌势。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,其中更有7700万独居成年人。

买房不再是排名前列选项

外卖火爆、海底捞等网红餐饮在上半年猛赚,可以算的上是中国消费火爆的一个切面。在这场消费浪潮中,90后(1990年-1999年出生)已成消费主力军。尼尔森数据显示,在消费意愿方面,90后消费意愿为63点,高于80后(60点)、70后(54点)、60后(54点)等年龄段。

事实上,随着房地产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开始被刻意弱化,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,开始被赋予更多的意义。在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,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仅38.3%,到了2017年,这一数据增长至58.8%,而在今年上半年,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.1%,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。

不过,在消费主义浪潮下,另一组数据也应引起警惕。央行发布的《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》显示,去年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增长近两成。今年一季度,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797.43亿元,是9年前的近10倍。

信用卡逾期数据中有多少年轻人不得而知,但仅从花呗用户数据中,或许可以管窥年轻一代提前消费观念的风行程度。根据花呗发布的《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》,在中国近 1.7 亿 90 后中,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,也就是说,四个90后中就有一个开通花呗。

对于90后而言,上车买房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。以出生于长江以南、在北京(楼盘)念书后就留下来的小林为例,她自称“对买房早已佛系”。

“2015年刚毕业时,北京房价还在低洼地带,当时在东五环外的6号线上找房子租房时,中介带着在一个当时均价在三万的小区内看房,在我感慨房价太高时,他十分肯定跟我说这里肯定能涨到四万。当时我哈哈哈大笑说不可能,结果现在那里都六万了。”小林说,工作四年,最初租房的那个小区房价快翻倍了。

小林感慨,之前看着房价涨,着急也没用,社保不满五年没资格,更重要是首付她已经“凑不齐”,与其削尖脑袋在北京买房,还不如吃好玩好,租房也没啥,总归不会睡大街。

不光是90后,最早的一批00后马上就20岁了,等到了00后集中进入社会,恐怕房地产就更不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选项。就像是网友一句调侃,“00后不用买房,因为有好几套房子等他继承呢。”

中国人又爱存钱了,消费潜力待激发

上半年消费火爆,大家吃好玩好的同时,居民存款也在上半年大幅回流至银行。

据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,在今年上半年,居民住户存款大幅增长了6.82万亿元,仅仅半年时间,已经与2018年整年的存款增加额接近,在整个2018年,住户存款增加7.2万亿元。除此之外,从2012年-2017年,这一数据分别为5.71万亿、5.49万亿、4.14万亿、4.4万亿、5.16万亿、4.6万亿。

居民存款增加额的变化曲线,与中国楼市火爆曲线正好反向:在2013年-2014年居民存款增加额呈现下滑状态时,中国楼市正经历从冷到热再遇冷的巨大转变;在2015年居民存款增加额处于上涨通道时,则是中国楼市上一轮的寒冬期,在经历了限购城市范围扩大、限价政策出台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后,购房者观望情绪依旧浓厚;随后在2017年居民存款增加额再次下滑,这一时期在信贷宽松、楼市去库存等刺激下,楼市火爆。而这一波居民存款大幅上升,则是从2018年以来就有的趋势。

在当下,是不是中国人又爱存钱了?专家分析,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购房意愿下降,另一方面,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也削弱了居民购买货币基金的兴趣。今年上半年,余额宝总份额1.03万亿份,较年初减少991.44亿份,已经连续5个季度规模下降。8月26日,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约为2.3%,继续在历史低位徘徊。

尽管有声音指出,中国家庭杠杆率高企,会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居民消费增长产生挤出,但不可忽视的是,目前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仍然在全球居于高位。

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统计数据,2018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36.8%,世界平均储蓄率21.5%。另据融360大数据显示,改革开放以来,居民储蓄率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,在2010年达到峰值42.1%,随后开始下滑,并在2016年降至36.14%。相比而言,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(BEA)公布的美国个人储蓄率数据,美国近几十年的储蓄率水平则一直在3%-10%之间波动。

随着高房价等在内的城市生活成本提升、结婚率不断下降,在新的生活观念和消费主义下,可不就肥了“外卖”,瘦了房地产?但对于地产而言,这个瘦,则是挤出此前的投资水分、令楼市回归居住属性。

来源: 90度地产微信号

更多固原房产  固原新房资讯尽在搜狐焦点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